
最近笔者着力分析油价,因为它决定了未来通胀的走势,通胀左右全球息口,息口影响各式各样资产的价格,包括加密货币、金银、股票等等。此处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必须弄清:油价并不是通胀率影响的「结果」,而是「原因」。油价上升,本身就是通胀的主要构成,不要「倒因为果」,以为通胀率下降,油价就一定会跟着下降。
石油美元因利而聚散
2022年9月最后一个星期,国际油价一如笔者之前的分析,出现明显「转势」,主因是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+)宣布减产,11月起每日减产200万桶原油。油组宣布减产后,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强烈不满,除了宣布释放石油储备抗衡外,更发出外交警告,指责减产是选择站在普京一方,是「敌对行为」等等。
但是沙特毫不退让,继续抗拒美国政府的要求,指沙特不是任由美国指挥的国家,近日沙特领导高层之一的沙兰王子(Saud al-Shaalan)更发出严厉警告,指如果有人威胁王国存在,他们会以圣战对抗。坊间一般分析认为这代表沙特加入抗衡美国霸权的行列,却少有道出背后的原因。
沙特与美国建立同盟已近半世纪,一直合作无间,王国的武器大多数由美国供应,甚至国土仍然驻有美军。为何此时却一反常态,关系因减产问题而迅速恶化?沙特现政府就不怕步利比亚、伊拉克政权后尘被推翻吗?分析国际关系时,笔者认为「友好」或「敌对」都是建基于利益,一种关系可以维持数十年,亦可顷刻瓦解。沙特与美国当年走在一起,正是利益驱使。
事实上,1973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,正是沙特牵头,发动石油输出国组织实施石油禁运。不过,随着中东局势转变,美沙关系逐渐起变化。第一,伊朗1979年发生了伊斯兰革命,持续对外鼓动伊斯兰国家革命,引起沙特王国的恐惧。第二,当年沙特军力薄弱,但是于六十年代在多场以色列与中东国家的战争中,都有提共金钱资援,以色列战胜也引起沙特不安,惧怕对方报复,导致政权不稳。
这种大背景下,美国运用了灵活的外交手段,派出国务卿基辛格(Henry Alfred Kissinger)协调中东政策,一方面令盟友以色列暂停追击,另一方面支援伊拉克与伊朗交恶,制止伊朗扩张。美国为沙特政府提供安全保证,派军驻守沙特,及修改《反垄断法》容许沙特原油进口美国,成功拉拢沙特。沙特则以美元结算原油的货币等政策作结盟条件,如此两个敌对国变成了盟国。借着「石油美元」的建立、大幅提高利率、建立黄金期货市场等手法,美国成功解决了七十年代美元危机及高通胀问题。
今天许多分析,都将当年解决高通胀归功于联储局的强力加息行动,其实那是一套结合了外交、政治、军力等的「组合拳」,是美国综合国力的体现,非单单加息一种操作促成。笔者甚至认为,能够压下通胀有「国运」的推助。从报章看到,当年全球抛售美元潮持续,激发黄金抢购潮,但是美国另一敌人苏联却不断抛售黄金,未有趁机打击美元地位,敌人短浅的眼光亦是美元能够安渡危机的因素之一。

沙特底气无惧美施压增产
来到2022年的今天,仍然是那几方在竞争、博奕。不过,自从俄乌战争爆发,形势起了巨变,正潮着不利美国的方向恶化。看看1965-2020全球主要产油国总产量,美国仍然排三甲,另外是俄罗斯及沙特,理论上,俄沙两国联手,可主宰全球石油供应。俄罗斯的能源受制裁,激发普京采取多项报复反制手段,例如对欧限制供应、卢布结算、不公布石油买卖数据等,沙特作为能源供应者的角色便更形重要,对全球高油价及通账更有主宰性影响力。
沙特政权应该相当清楚这一点,此时如果他们的国家不稳,或外敌入侵,或社会动荡,在俄罗斯能源供应不稳下,全球石油供应誓必更加不稳定,价格可能进一步失控,这就是他们的筹码,此时美国又能对沙特怎样?目前向沙特施压本身就是希望他们不减产,协助欧美抗通胀,进一步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。
只是,美国又同时要确保沙特政局稳定,继续供应石油,通胀才不致失控。这正是沙特有能力跟美国抗衡的「底气」。当然,美国可以采取手段,例如政变、推动颜色革命等,推翻沙特现政权,换上听命于美国政府的统治者,但也要冒巨大风险,若不能快速完成政权换班,沙特未能舜间稳定,全球能源供应可能牵起滔天巨浪。

美国石油资本乐见高油价
许多分析只看到问题的一面,当我们将油价转势归因于油组减产,其实同时亦可以反问,为何作为产油三甲的美国不增产?增产不就可以增加全球供应,平抑油价吗?如果说减产是国际问题,那美国增产就是内政问题了,比国际问题更加复杂,涉及共和民主两党长期能源政策的分歧。
只要将2020年总统大选特朗普胜出的州份与美国石油产量一拼,基本吻合。特朗普胜出的许多是美国石油重镇,包括德州、北达科他、俄克拉荷马等等。美国的石油资本,包括油商、油企,正是他与共和党的支持力量之一,从两党的能源政策便能够看到双方对石油工业不同的取态,例如2004年共和党布殊主政时代,就推出美国油商、油企的减税优惠,另外还退出了不利油企发展的《京都议定书》。民主党主政年代对石油资本则采取敌视态度,包括限制油企发展,取消税务优惠等。过去一年油价飞升,拜登政府就多次提出要对美国油企征收暴利税(windfall taxes)。
在国际油价高企下,基于利益,你说共和党与美国油商会配合民主党政府的增产吗?他们想看到油价上涨还是下跌?答案非常清楚。笔者甚至觉得,共和党与美国油商的利益已经与油组、俄罗斯的利益綑绑在一起,他们对民主党、左翼环保思潮敌视化石能源已经不满多年,趁俄乌战争,打击新能源发展,从中获取最大利益,也是合理预期。如果11月中期选举共和党获胜,拜登政府抑制油价将会变得更为艰钜,亦将为正在运行的商品爆升周期(Commodity Boom)提供更大动力。
9 则留言
感谢祖兄分析。
11月中期选举正在进行中,看来美国现在有意打压原油价直到选举完毕。
根据之前祖兄分享的月度原油 array 图标显示,11-12 月将会有一波再探底潮,小弟呢度有一个近期的原油 weekly array, 显示7/11 同埋 21/11 那个星期有 panic cycle & turning point 转折点,同马田分享的 道琼斯 weekly array 很相识(都系7/11 同埋 21/11)。
希望祖兄看看附上的原油 weekly array 指教指教.
多谢!
师兄想请教一下
是否觉得7-21/11之间
意味着商品和油的价格都有可能面临大插?
会回撤,但未必是惊人大挫,而且可能快速拉回,因为还要看月度布阵,而月度显示要到1月才是月度panic cycle
7/11 panic cycle那个星期有机会回撤一下,跟道指一样。然后21/11星期到一个低位,相信系爆升前最后一个低位了。
同意。
不过7/11 (panic cycle)也许可以是高点,然后21/11 转折点探低点。
因为根据马田的 array 解读文, panic cycle 也可以是相反方向的 outside reversal.
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7/11 市场走势才能比较好判断 21/11 方向。
今日21/11, 油价落到$75.X, 真系一个低位黎。唔知系咪底呢?
有机会是今个星期五才是底。
PS:周五的底未必是绝对的底,未必一定比21日最低的更低,因为周线显示,21日星期是周线目标,只要这星期的低位低过上星期的收盘80.26,也是成功完成目标了。
当然,低过80.26的范围也是很濶,70是低过,60及50也是低过,但小弟不认为会去到那么低,因为月度技术支持位大约在76, 9月10月都于此位找到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