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差不多一年多沒有更新俄烏戰爭的消息,除了因為搬家事忙,也因歐美兩地國家於拜登政府與左翼政府主政下,遇上俄羅斯強頑的軍事實力,戰事只會持續拉鋸,不會有甚麼突破性發展,猜測戰事發展也是多餘。
不過,隨著2024年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,重掌阿美利堅合眾國政治權力,局勢出現了急速劇變,發生「228白宮罵戰」、美國中斷援烏資金等等,執筆時,多方消息指烏軍已被俄軍趕出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州。
從2022年第一篇俄烏戰爭分析文章至今,局勢發展與小弟的預測基本一致,尤其值得重温的是第二篇《俄烏戰爭是消耗戰……互向弱點進攻》,文中小弟提到:當年坊間許多分析認為俄羅斯會被這場戰爭拖垮,步蘇聯瓦解後塵,但小弟反覺得戰爭會拖垮「歐美建立、控制過百年的政治及經濟體系」。
歐美建立及控制過百年的政治及經濟體系的基礎是甚麼?如果我們從一個廣闊的歷史角度看,就是歐洲與美國的聯盟關係。過去大半世紀,世人經常將歐洲與美國合二為一地稱為「歐美」,它同時代表著西方世界的「主流」,他們的價值觀就是「普世價值」。
從特朗普上任後的對烏政策及言行,尤其是「228白宮罵戰」,可以看到歐美的聯盟關係已經正式瓦解,雙方分歧除了貿易、關稅,最大莫過俄烏戰爭。很多分析會從金錢利益角度去看歐美在此問題上的決裂,這個原因當然有一定影響,但歸根究底是,它是由西方左派意識定義與領導的道德之戰,而且前朝政府高度介入,大力資助烏克蘭武器及金錢。
如果讓這場戰爭最終以俄羅斯失敗告終,左派意識與道德豈非再次大獲全勝?他們定義的正義豈非再次得到伸張?那特朗普的政治觀點又如何站得住腳?這對特朗普與他的派別的政治前途肯定是不利的。只有通過一場左派意識的大敗,包括金錢、人命損失,才能印證特朗普與他派別的務實、先見之明與成功,特朗普的政治生命才能更大程度地延續下去,也是確保他與支持者不被再次清算的最有效保證。
事實上若非三年前俄烏戰爭爆發,導致歐美出現多重經濟危機,包括能源危機、高通脹等等,特朗普能否重掌政權也成疑問。2024年競選總統期間,俄烏戰爭便一直成為特朗普批評拜登的重要武器,成功將拜登政府外交政策轉化為內政問題的根源,獲得選民認同與支持。
俄烏戰爭本來是歐美左派、自由派一次擴張及鞏固政治勢力的機會,如果歐美聯手能夠成功瓦解俄羅斯,擊敗俄羅斯(最少把俄軍驅離烏境),政治目標達成,將為2024年總統大選獲取更大支持。但歷史沒有如果,他們遇上的是俄羅斯,世界經濟格局亦已大變,不但失去發展良機,更成就了特朗普浴火重生,連帶歐洲右翼勢力,包括法國馬琳勒龐的國民陣線(Rassemblement national)、德國另類選擇黨(AfD)、英國的改革黨(Reform UK)都乘勢而起,在多場選舉中獲得佳績。
從特朗普當選一刻開始,歐洲與美國便注定要決裂。歐洲是左派與自由派大本營,他們的政治觀點與特朗普南轅北轍,更多時候是站在特朗普的政敵一方,是歐美左派價值觀與意識形態重要構成。如果美國國內的左派、自由派勢力必須剷除,那歐洲左派與自由派,在特朗普眼中,亦必須成為陪葬品,俄烏戰爭必須以左派失敗告終,才能成就特朗普浴火重生的完整故事。
歷史發展總是曲折離奇,不會簡單地重複,俄烏戰爭未有令俄羅斯瓦解,卻先令歐洲與美國的同盟關係決裂,特朗普究竟是西方世界的歷史罪人,還是讓美國再次偉大與新普世價值的締造者?留待歷史給我們答案了!
3 則留言
好久沒來,Joe兄又恢復更新了,可喜可賀
感覺Trump這次上任對外對都更有手段了,特別是新一輪的貿易戰,看了港澳辦用《莫天真 勿糊涂》這篇文章抨擊李嘉誠賣港口事件,才發現原來不止關稅,美國如果用港口加價來搞貿易物流,對中國出口相當不利。
之前我只天真地覺得誠哥凡事跑得快,7折賣樓證明咗樓市大跌,賣港口可能是唔睇好航運(我買咗中遠海控T_T),將之放在政治局勢中睇,難怪一石掀起千層浪。
第一季三桶油都跌價,我相當心動,希望馬田對油價的預測正確,等我儲定D子彈。
目前油價仍處200天牛熊分界線之下,穩陣的可等升過200天線才買入。目前從各項指標都看到正在向好發展。但始終在200天以下,2020的負油價事件亦是油價於200天以下發生,安全起還是等油價重上200天才進場或加碼,目前小弟輕倉持有UCO。
目前先以69為目標,即粉紅色的20天移平均線,大約是68.5左咗,企穩才有力再向上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