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大通脹2.0快殺到|重複70年代歷史|日本米價狂升|香港會如何?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whatsapp
Share on telegram
Share on email

當特朗普在2025年4月初祭出關稅大棒,牽起一場「特朗普關稅風暴」時,很多人都一臉茫然,大家不知道這場風暴會持續多久?影響有多大?包括小弟這一代七十後,以及往後出生的各種世代,對於七十年代的政經、世局,大家都沒有深刻的體會。

不過,歷史正以驚人的相似度重複七十年的步伐。四年前,小弟曾寫過一篇《利好金價重要指標出現……跌至1980年以來最低水平》,指出美元實際利率(Real Interest)跌至嚴重負值,將有利好金價走勢。

實際利率即是扣除了通脹率後,美元的實際收益率,假設美元利率是5%,通脹是5%,那美元便是零收益了,若通脹漲至8%,收益便會變成-3%。坊間許多人分析金價時總是被聯儲局的利率決策牽着鼻子走,其實更重要是考慮實際利率的走勢,雖然在時間上它不是跟金價走勢一致,但回顧七十年代,嚴重的美元負收益,最終激出了金價的暴漲。

2021年6月小弟出文時,美元實際利率跌至-5%,低處未算低,一年後2022年3月挫至-7.2%,當時金價升至$2078歷史高位,隨着美聯儲加息周期展開,美元負收益逐漸改善,金價出現連挫7個月的「奇觀」,當時小弟也以為歷史可能改寫,誰料當2024年3月(黑星位置)美元利率收益回到正值1.5%時,金價卻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行程。

七十年代也有過類似的步伐,金價頂峰並非實際利率的低點。看來,實際利率對金價的影響會滯後或提前,但從七十年代及過去四年的金價走勢,可以斷定美元實際利率出現嚴重負值時,金價暴漲只是時間問題,而不是會不會的問題。

來到2025年5月,美國通脹率處於2.4%,美息4%,持有美元的實際利率是1.6%的正值,但對比七十年代走勢,故事應該未完。回看過去4年通脹的漲幅,及實際利率跌幅,極像在複製一次七十年代的模式,若然是,當下全球正處於通脹的整固期,即將迎來第二波通脹巨浪,將美元實際利率重新壓到嚴重負值。

如果說2020年的新冠疫情促成了第一波通脹潮,很有可能即將到來的「大通脹2.0」是由特朗普關稅風暴引發。雖然前者是一場天災,後者是一國政府的經濟政策,但都有一個相同後果,那就是阻礙了全球商品的交換。關稅大棒就像新冠病毒,持續變化,影響製造商計算生產成本,影響貿易商推算銷售量,擾亂供應鏈的威力不亞於疫情。

第二波全球通脹大潮可能已經悄悄降臨,從去年3月開始,日本米價持續暴漲,日本政府多次釋放白米儲備亦無補於事,至今已暴漲近200%。大通脹潮下,像日本這種資源貧乏國家,缺乏基礎大宗商品,如石油、鐵礦,影響特別巨大。

讀者可能會擔心香港也會步日本後塵,但小弟相對樂觀,始終我們毗鄰的是世界工廠,製造業發達,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沖擊下,近年更面對通縮問題,相信有北上消費的香港人都能體會到內地的價廉,加上運輸便利,貨運成本亦低,受影響應該相對低。

手上有金銀的,勿輕易被近期金價的調整震出來,小弟相信第二波全球通脹潮,會將金價推升到前所未有,令世人難以置信的新高度。七十年代大通潮有兩波,第一波是1972-1974年,第二波是1976-1980年,前後維持約10年,若時間相當,本輪通脹巨潮由2020年疫情起步,我們大約走了一半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

The maximum upload file size: 512 MB. You can upload: image, audio, video, document, spreadsheet, interactive, text, archive, code, other. Links to YouTube, Facebook, Twitter and other services inserted in the comment text will be automatically embedded. Drop file here

統計
  • 1
  • 2,088,652
  • 417,1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