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各位网友新年快乐!昨天是202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,中港股市亦挫至一年以来低位,市况及投资情绪低迷,看不到前景、看不到光明。不过,笔者却看到不一样的「纪录」。
今年,笔者曾撰写了数篇分析,对中国经济、中国股市保持乐观,但市况却未如理想,买入的多只中概股持续沉底。有些国内朋友,例如在香港投行工作的「山顶先生」亦对中国政府推出的「共富政策」、「监管新政」持悲观看法,从他口中,亦知国内很多人对政府的政策感到无所适从、信心低迷。相信很多投资了港股、中概科企股的香港人也同样心情。阿里巴巴(9988)年初至今股价挫了七成,腾讯控股(0700)挫近半,投资这些热炒股的,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当然颇有微言。
相信有一定投资资历的,还记得2015年的中国股灾,上证、深证出现多次恐慌抛售,触发数度「熔断」,政府罕有地推出救市措施,被指是「暴力救市」。当年已是习近平主政年代,为何来到2021年,同一个年代却似是「主动出击」打压股市呢?
要分析当中原因,首先要了解2021年及往后数年,我们将要面对一个怎样的世界?笔者认为有两大趋势主宰未来数年的世界。第一是疫情。第二是通胀。这两大问题是全世界每一个政府都要面对的难题。
中国未来两大难关
这两大难题对中国带来的影响,正是中国政府要面对的挑战。正如笔者一直以来的见解,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是历史的关键转捩点。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明显比欧美成功、有效,令到中国于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。
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相对低,反而借着这次机会加速发展。这个发展令去年下半年,中概股出现了一个升浪,尤其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中资科技企业,股价都大幅上升。这些企业已经完全地渗入到国人的生活当中,从消费到营商,从教育到健康,无远弗届,因而累积了强大的资本。
不过,通胀升温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。通胀涉及全球供应链、资源分配等的操作,它不如疫情般可以透过一国政令下的封城、检测去解决。中国虽是生产、制造商品的大国,但同时不少商品、资源需靠外国进口,例如石油、煤炭、铁矿等。在通胀大潮中,中国最大优势,笔者认为就是庞大的劳动力,及完善的产业链。

通胀环环相扣,回顾七十年代大通胀期,它不单反映在商品价格上,同时反映在劳动力成本的上涨。大部份商品价格同时包含劳动力的投入,农产品、工业品、矿产等等,都需要劳动力去生产、制造。高通胀下,今年美国薪金便创出十三年高的增幅,据报导,部份行业按年升幅高达 12.3%。
未来的通胀潮中,中国劳动人口的收入理应会获得相应增长。若高通胀的同时,庞大的劳动人口却未能获得相应的收入增长,那就意味着生活质素的退步,这对社会的稳定十分不利。故此在大通胀潮下,如何确保资本力量对劳动人口作出合理的回报,防止这些资本力量独占劳动力通胀的收益,便成为当务之急,并且是国家扩大自身市场,持续发展下去的根基。这或许就是「共富」及「监管」政策加大力度的因由。
笔者相信,当这次政策调整后,中国的经济发展会打好更坚实的根基,中国股市、中概股亦会快速苏醒过来。事实上,从昨天中国股市的年结价位看,表面平平无奇,但时间拉长,会发现其实创了多项纪录。

中国股市年结多项纪录
首先是上证综合指数,2021年年结于3639点,是自2007年以来,历史最高年收市,亦是首度年收于3600点以上。另外,升跌规律上,除了1991-1993的三年所构成「三连升」外,这么多年从未出现过这种走势,直至2019-2021「三连升」才再度出现(图1)。月线走势上(图2),今年分别三次试图突破3700点这个长期重要阻力,都失败而回,但同时没有大幅下挫,并构成一浪高于一浪走势,下挫月份造出来的棒形图亦看到,由沽压所构成的长影线愈缩愈短,可能是买方力量正在不断增强。
其次深证成指的历史意义更大,今年14857点年结,从年度走势可以看到(图3),2019-2021的「三连升」是自1991年有指数以来首度出现。短期走势,笔者不敢妄判,可能还会再试底,但长期看,笔者相信,目前是一个「相对低位」的机会远远高于一个顶部。
再看看马田(Martin Armstrong)之近期深度分析,大家不妨留意2022年2月,他指出很可能是一个转势月份,同时,2021年11月是「关键低位」,意味着下个Turning Point会构成一个高位。长期年走势上,上证下个目标位是2023年,2022年则是方向改变之年。上证年度目标位与国际油价年度目标位相同,笔者认为反映中国的经济在通胀潮下,会与油价并驾齐驱。
7 则留言
很好的分析 🙂
祝 joe 兄新年快乐, 金甲虫投资网人人金银满屋
joe兄之前的分析指出2022年3月是美股高危时期, 若果美股调整, 中港股市难免受影响, 届时是否上证指数的理想时机?
新年快乐。看马田的时机布阵,上证由2022年2月是一个目标,唤言之,这个目标后,有机会转势。重要是观察3月及4月,看看这两个月是升还是挫,若果是升,那较大机会构成一个升浪,直至下个目标。
美股也一样,看到2月是一个目标,同样看三四月走势。如果二月构成一个高位,3月ECM拐点下挫机会就高,目前正潮此方向发展。相信到时中国股市亦会跟随下挫。但幅度未必相同,可能不会挫很多,正如2020年股灾时一样,中国股市挫的没有美股多。
上证是有机会突破长期下降,时间点正好是2022年。
2021年基本上整年都在横行。当然淡友可以有另外想法,觉得快见顶,将有新的下跌大浪。
最终其实看你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看法了。
谢谢 joe兄
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, 按技术分析, 是否沪深300更佳?因沪深300已突破了长期阻力, 现在做回测并未跌破支持线
2021年1月和2月出现较长的上影线, 反映该区越阻力巨大, 然而过去一年调整幅度有限, 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去累积购买力继而上攻